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尿液浓缩:人在夜间通常不饮水,导致尿液在膀胱内停留较长时间,尿液浓度增加。高浓度的尿液意味着尿液中的矿物质和盐类浓度增高,这些物质更容易相互结合形成结晶。
2.尿液pH值改变:夜间尿液的酸碱度可能发生变化,某些类型的结石(如尿酸结石)在特定的pH环境下更容易形成。例如,尿液偏酸性时,尿酸结石形成的几率增加。
3.尿流滞缓:在夜间卧床休息时,尿液流动性降低。这也增加了尿液内矿物质沉淀的机会,可能促使结石形成。
4.体内代谢变化:夜间身体的新陈代谢速度减慢,减少了溶解尿结石所需的一些天然抑制剂(如柠檬酸盐)的产生,这种情况也为结石形成创造了条件。
为了减少早晨排尿结石的风险,注意夜间适量饮水以保持尿液稀释,并尽量避免高盐高蛋白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