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药物作用机制:
解痉药:可通过松弛平滑肌,降低尿路压力,缓解因结石引起的平滑肌痉挛。
利尿剂:部分药物可增加尿量,稀释尿液,从而加快小型结石的排泄。
溶石药:某些药物能通过改变尿液的酸碱度(如碱化尿液),促进某些类型结石(如尿酸结石)的溶解。
抑制晶体聚集:通过干预结石形成的生化过程,阻止晶体继续增大或新结石生成。
2.输液辅助作用:
增加尿量:经静脉快速补充液体,增加尿流量,可对结石产生机械冲刷作用。
排毒代谢:帮助稀释尿液中结晶物质浓度,减轻肾脏代谢负担,尤其对于伴有感染的患者,有助于带走炎症产物和病菌。
调节电解质:某些特定液体可以纠正由结石导致的电解质紊乱,比如钠、钾、钙离子的失衡。
3.适用范围及效果:
吃药和输液一般适用于直径较小(小于6毫米)且位置不复杂的结石,特别是尿酸结石和胱氨酸结石更易被溶解。
对于较大的结石或梗阻严重的情况,单纯药物和保守治疗可能无效,需要配合其他手术或介入治疗。
泌尿结石患者在接受药物和输液治疗期间需要注意监测排尿情况,并遵医嘱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以防止复发。同时需留意是否出现剧烈疼痛、血尿或者尿路感染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