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药物治疗:
针对直径小于5毫米的小结石,可以通过药物促进其自然排出。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能够松弛输尿管平滑肌,增加结石排出的几率。
对于尿酸性结石,可使用碱化尿液的药物(如柠檬酸钾),以溶解结石或减缓其增大速度。
钙结石患者可应用噻嗪类利尿剂减少尿钙排泄,但需在医生指导下长期监测和使用。
2.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这一技术利用高能冲击波穿透人体组织后聚焦在结石上,使其破碎成较小颗粒,便于从尿液中排出。适用于直径小于2厘米、位置较浅的结石。成功率通常为70%-90%,但可能引发轻微血尿或一过性肾功能改变。
3.经皮肾镜或输尿管软镜碎石术:
若结石较大或ESWL效果不佳,可借助腔镜设备直视下碎石并取出。相比传统开放手术,这些方法创伤小、恢复快,适用于复杂性或顽固性结石病例。
4.生活方式调整:
增加水分摄入,每日饮水量应达到2.5-3升,以稀释尿液并预防结石形成。
调整饮食结构,避免高草酸、高嘌呤食物,如菠菜、动物内脏和海鲜等。
控制盐分和动物蛋白的摄入量,有助于降低尿钙含量,从而减少结石形成风险。
尿结石的处理方案需要根据结石的大小、位置、成分及患者的具体健康状况而定,建议配合专业诊断评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