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输尿管支架与结石形成的关系
输尿管支架是一种常用来缓解梗阻和引流尿液的医疗器械,其表面常容易沉积尿液中的矿物质成分,如钙和磷酸盐。这些矿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会逐渐形成结晶,进一步发展为结石。研究显示,输尿管支架留置时间越长,结石附着的概率越高。建议支架通常在3个月内更换或移除,特殊情况下可根据需要延长或缩短。
2.影响结石附着的因素
尿液成分异常:比如高浓度的钙、草酸盐或尿酸会增加沉积风险。
尿路感染: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会促进矿物质沉积和结石形成。
支架材料与设计:某些材质(如硅胶)较不易导致结石附着,而其他材质可能较易结合沉积物。光滑的支架表面也比粗糙表面更难附着结晶。
个体代谢特征:某些人由于代谢性疾病,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更容易产生结石。
3.相关症状与处理
如果拔除输尿管支架时发现有结石附着,通常通过分析结石成分来判断潜在病因。对于较小的结石,可以随尿液排出,不需进一步处理。但若结石较大,可能需要额外的干预措施,例如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或手术取石。
4.预防附着的重要措施
避免支架长期留置,按医嘱定期更换或移除。
定期复查尿液和影像学检查,评估是否有沉积物形成。
控制饮食中草酸盐、钠摄入量,多饮水以稀释尿液,降低结石形成风险。
积极治疗和预防尿路感染,避免菌群生物膜在支架上附着。
如果存在长期输尿管支架留置需求,应密切监测泌尿系统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