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冬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结直肠外科
1.胃肠减压:通过鼻胃管减压措施,减少肠腔内压力,改善梗阻症状,同时降低炎症的扩散风险。这种方法可用于缓解急性期胀气、呕吐等不适。
2.禁食与静脉营养支持:暂停经口饮食,减少对肠道的刺激,同时通过静脉提供高能量营养和液体,纠正电解质紊乱及维持机体代谢需求。术后早期短期禁食通常持续数天到一周。
3.抗炎和抗感染治疗:根据情况使用抗生素控制腹腔感染,配合激素或其他抗炎药物缓解局部炎症反应。药物方案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体重及感染严重程度调整。
4.促进肠功能恢复的药物:如促动力药物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加速肠道蠕动功能的恢复,但需评估有无完全性梗阻以避免并发症。
5.影像学检查监测:CT扫描或X线平片帮助判断梗阻是否解除,明确是否存在机械性梗阻。如果发现粘连性、狭窄性梗阻可能,需要调整治疗策略。
6.必要时外科干预:若非手术疗法无效或病情恶化,应及时评估是否需要再次手术。可能涉及粘连松解术或造口调整等操作。
发生炎性肠梗阻后,应密切观察腹痛、呕吐、排便排气情况以及全身炎症反应指标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防止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