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冬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结直肠外科
1.辅助化疗
如果病理报告显示肿瘤分期为II期高危或III期(即存在淋巴结转移),通常建议术后进行辅助化疗,以降低复发风险。常用的化疗方案包括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或卡培他滨。这些药物可以通过静脉注射或口服方式给药,具体疗程多为3至6个月。
2.靶向治疗
某些患者可能适合使用靶向药物,例如贝伐珠单抗或西妥昔单抗,主要针对特定基因突变患者(如KRAS/NRAS基因野生型)。是否应用需要通过分子检测进一步确认。
3.免疫治疗
对于病理检查发现有微卫星不稳定性(MSI-H)的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能是选择之一。但这种治疗并非所有患者均适用,需要经医生评估后决定。
4.对症治疗
如果出现贫血、营养不良或其他术后相关症状,可根据情况使用补铁剂、维生素补充剂或其他支持性药物。
5.预防感染或其他并发症
术后两个月仍可能面临感染风险或其他消化道功能障碍,必要时可短期使用抗生素、益生菌或促胃肠动力药。
在用药期间需注意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定期随访以评估术后恢复情况和治疗效果,避免不良反应影响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