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保守治疗
适用于梗阻较轻且无严重并发症的情况,主要以药物和支持疗法为主。
解痉药物:通过松弛输尿管平滑肌缓解梗阻,例如非甾体抗炎药或α受体阻滞剂。
利尿药物:可在部分情况下使用,通过增加尿液流量减少积液风险,但需谨慎评估患者肾功能。
定期随访:包括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和肾功能监测,以观察病情进展。
2.手术治疗
当梗阻导致严重肾积水、感染或肾功能显著受损时,需要采取手术干预。常见方法包括:
输尿管支架置入术:通过放置一根细长的导管,把梗阻段旁路打通,使尿液顺利排出。这是相对微创的方法,适用于急性梗阻的缓解。
经皮肾造瘘术:通过穿刺的方式在腰部引流肾脏内的积液,可作为暂时性措施。
手术修复:针对解剖异常或疾病引起的梗阻(如输尿管狭窄、肿瘤压迫),可能需要进行输尿管成形术或部分切除与重建术。
结石移除术:若梗阻由结石引起,包括体外冲击波碎石或经输尿管镜碎石术等方式。
3.病因治疗
肿瘤:对于由肿瘤压迫引起的梗阻,需结合肿瘤的具体性质选择化疗、放疗或手术切除。
感染:若合并感染,应积极使用广谱抗生素治疗,同时处理梗阻以防复发。
其他情况:如异位血管压迫或后天性损伤导致的梗阻,治疗则需进一步根据病因调整策略。
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对于保护肾功能至关重要。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并定期接受相关检查来评估治疗效果和避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