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术前准备与检查
(1)详细询问病史并进行体格检查,包括肛门直肠指检和必要时的辅助检查(如肛门镜检查、超声等),以明确肿物的性质、位置及大小。
(2)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进行常规血液检查、凝血功能检测以及心电图等,以确保能够耐受手术。
(3)术前清洁肠道是关键步骤之一,通常需要使用通便药物或灌肠剂,以减少粪便污染和术后感染风险。
2.麻醉选择
根据肿物的大小、部位及手术复杂程度选择适当的麻醉方式:
(1)局部麻醉:适用于小型表浅肿物,创伤较小;
(2)腰麻或骶管麻醉:适用于较深或复杂的病变操作;
(3)全身麻醉:一般仅在儿童或复杂手术中使用。
3.手术切除过程
(1)手术区域消毒并铺无菌巾,确保无菌操作环境;
(2)采用精细手术器械,通过切开或剥离方式完整切除肿物,同时注意保护正常组织;
(3)根据需要对切除组织进行快速病理检查,以明确病变性质;
(4)彻底止血后,视伤口情况决定是否缝合,一般小创面可不缝合并保持引流。
4.术后处理与观察
(1)术后根据疼痛程度给予镇痛药物,并严格监测伤口有无出血或感染现象;
(2)指导患者保持大便通畅,可短期服用软化剂,但避免过度用力排便;
(3)通常嘱咐定期更换敷料,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4)根据手术结果安排病理随访,若为恶性病变需进一步治疗计划。
规范的手术流程和良好的术后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并促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