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肛门括约肌损伤:肛门括约肌是控制大便排出的主要肌肉。如果括约肌受到外伤(如外科手术、分娩损伤)或长期过度用力排便导致的撕裂,会影响其正常收缩能力,造成排便后无法完全闭合。
2.盆底功能障碍:盆底肌肉松弛或张力减弱会削弱对肛门的支撑作用。这种情况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分娩后或长期慢性便秘患者,尤其是腹压反复增高者。
3.神经系统疾病:肛门的开合需要神经系统调控。如果脊髓或坐骨神经受损,如腰椎间盘突出、脊髓炎或多发性硬化症,可能会引发神经传导障碍,影响肛门闭合功能。
4.直肠脱垂:在直肠脱垂的情况下,部分直肠壁从肛门内滑出,严重者可伴随肛门括约肌松弛,难以恢复正常闭合状态。此类问题常见于老年人或有慢性咳嗽和长期便秘史的患者。
5.肿瘤或占位性病变:盆腔或直肠周围的肿瘤有时可能压迫到相关神经或括约肌本身,从而导致肛门无法有效关闭。此类情况需要警惕其他伴随症状如便血、体重下降等。
6.炎症或感染:直肠周围炎症(如肛周脓肿、克罗恩病)可能导致局部组织水肿或肌肉功能异常,也是肛门闭合不全的潜在原因。
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通过详细检查明确病因,包括肛门指检、影像学检查(MRI、盆腔超声)、电生理检测等,必要时根据诊断结果采取药物、康复训练或手术方式治疗。切勿忽视或延误,以避免病情加重或引发继发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