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胃肠道感染
病毒感染:如轮状病毒或诺如病毒,可引发急性腹泻,同时由于频繁排便,导致局部皮肤受刺激形成水泡。
细菌感染:如由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引起的细菌性肠炎,也可能通过刺激粪便中的毒素导致肛周皮肤损伤。
2.肛周皮肤损伤
机械性刺激:腹泻时排泄物频繁接触肛周皮肤,引发摩擦和刺激,可能诱发皮肤破溃并形成水泡。
化学性刺激:腹泻造成的酸性排泄物可改变皮肤pH值,加重皮肤屏障破坏,从而诱导水泡生长。
3.真菌或病毒感染
念珠菌感染:长期腹泻或皮肤潮湿环境可能增加肛周念珠菌感染风险,表现为红疹、水泡等。
单纯疱疹病毒:若免疫功能下降,单纯疱疹病毒可能侵袭肛周区域,表现为疼痛性水泡。
4.过敏反应
某些个体对卫生纸、清洁剂或食物代谢产物过敏时,会出现皮肤刺激反应,严重时可能出现肛周水泡。
5.炎症性肠病或其他疾病
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等慢性消化道疾病,可能导致肛周皮肤并发症,如脓肿或水泡。
水痘或带状疱疹等病毒性疾病在特定情况下也会波及肛周。
腹泻伴随肛门水泡需要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用力摩擦,并及时就医明确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