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肛裂的形成机制:当排便时,大便过于干燥或粗硬,会使肛管内的黏膜受到损伤,形成裂口。这些裂口暴露了敏感的神经末梢,使得局部对刺激更加敏感。
2.肛门括约肌的反应:肛门外括约肌与内括约肌共同控制排便。在肛裂情况下,由于疼痛信号传递到神经系统,肛门括约肌会反射性收缩,以试图保护受伤部位。这样的痉挛性收缩不仅限制了血液循环,还进一步加重了局部缺血状态。
3.疼痛的特征表现:肛裂的疼痛通常分为两种形式——排便时的剧烈撕裂样疼痛和排便后的持续性收缩阵痛。这种“一缩一缩”的感觉,源自括约肌持续性的非自主痉挛。痉挛增强了神经末梢的敏感性,因此出现周期性疼痛。
4.慢性化的作用:如果肛裂长期未愈合,组织纤维化和慢性炎症可能发展,导致持续的括约肌高张力状态,从而进一步加剧疼痛的频率与强度。
肛裂引起的疼痛会显著影响愈合进程,应给予足够重视。当出现该症状时,建议通过软化大便、热水坐浴、药物治疗等方法缓解。同时,注意避免久坐和辛辣饮食,有助于减轻症状并促进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