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观察拉稀的具体表现
如果拉稀次数较少且没有伴随明显腹痛、发热或出血,大多数是短期反应,可能无需特殊治疗。
若拉稀次数每日超过6次,并伴有疲惫、脱水迹象(如口渴、尿量减少、头晕),需及时关注。
如果粪便颜色异常,如带鲜红色血液或黑色柏油样,则可能提示更严重的问题,应立即就医。
2.饮食调整与恢复
在检查后的24小时内,可以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如白粥、米汤、蒸蛋等,避免油腻、辛辣以及高纤维食物。
补充足够的水分以防止脱水,可适当饮用含电解质的口服补液盐或淡盐水。
若胃肠功能逐渐恢复,可以逐步添加软质食品,如面条、土豆泥等,切勿一次性进食过多或直接恢复到正常饮食。
3.药物辅助
如果拉稀较为频繁,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益生菌制剂,用以调节肠道菌群平衡。
若因肠胃镜清洁剂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可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药物如蒙脱石散来缓解症状。
不建议自行使用止泻类药物,以免掩盖潜在病因。
4.注意复查
持续拉稀超过3天,或出现高烧、剧烈腹痛等症状,需要尽快联系医生进行复查。
医生会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例如血液检测或大便常规,以排除感染或炎症性肠病。
持续的拉稀需要结合时间、症状强度和整体身体状态综合评估,合理饮食和积极就医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