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干扰素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时,通过激活免疫系统来限制病毒的复制。其通过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促进抗病毒蛋白的产生,从而抑制病毒的生长。
2.对于肝脏,干扰素本身并不直接造成损伤。由于其作用机制涉及调动免疫系统,有少数患者可能因免疫反应过强而产生自体免疫性肝炎,这种情况需要密切监测和及时处理。
3.干扰素治疗期间最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发热、头痛、疲劳、肌肉痛等流感样症状。还可能出现血液学变化如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但这些多为可逆性。
4.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个别患者可能会出现胆汁淤积或胆囊相关不适,但这并不是干扰素治疗的典型风险。若出现此类症状,应立即就医。
在使用乙肝干扰素治疗前,应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治疗过程中需定期复查肝功能和血常规。通过合理监控,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或减轻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