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褐色是什么原因

2024-12-19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病情分析:尿液呈褐色可能是由于以下几种原因:

1.脱水:严重的脱水会导致尿液浓缩,使其颜色变深,通常呈现暗黄色或褐色。

2.肝脏疾病:肝脏功能异常,如肝炎或肝硬化,会导致胆红素的分泌和排泄问题,从而使尿液颜色变成褐色。

3.横纹肌溶解症:此病因肌肉细胞破裂释放大量肌红蛋白进入血液,经过肾脏滤过后,尿液会呈现褐色。

4.药物和食物:某些药物(如抗疟药、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等)和食物(如蚕豆、黑莓、芦笋等)摄入后也可能改变尿液颜色。

5.血液疾病:如溶血性贫血,红细胞在血管内大量破裂,造成红血球释放的成分通过肾脏排出,尿液会出现褐色。

6.代谢紊乱:某些遗传性代谢障碍,如酪氨酸代谢紊乱,也会导致尿液变褐。

7.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或肾炎可能引发尿液颜色变化,包括呈现褐色。

8.肿瘤:泌尿系统或邻近器官的恶性肿瘤可能引起血尿,进而使尿液呈现褐色。

若发现尿液呈褐色,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以确定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