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参数及正常范围是多少

2025-01-15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病情分析:心电图是评估心脏活动的常用工具,包括多个参数,每个都有其正常范围,帮助诊断心律失常和其他心脏病。一般来说,以下是几个关键心电图参数及其正常范围:

1.P波:代表心房去极化。正常情况下,P波持续时间应小于0.12秒(小于120毫秒),振幅通常不超过0.25毫伏。

2.PR间期:从P波开始到QRS波群开始之间的时间间隔。正常PR间期为0.12秒至0.20秒(120至200毫秒)。

3.QRS波群:表示心室去极化。正常QRS时限应该小于0.12秒(小于120毫秒)。

4.QT间期:从Q波开始到T波结束之间的时间间隔,反映心室去极化和复极化的总时间。QT间期应根据心率进行校正,通常称为QTc间期。正常QTc间期为350至450毫秒。

5.ST段:代表心室去极化结束到复极化开始的时期。ST段应与基线齐平,无显著抬高或压低。

6.T波:与心室复极化有关。正常T波通常呈现正向,但V1导联可能为负向。

7.心率:通过R-R间期计算,成人正常心率为60至100次每分钟。

这些数值提供了一个参考框架,有助于识别异常心电活动。心电图结果必须综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方能做出准确的诊断。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