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烂性胃炎能治好吗

2025-02-05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病情分析:糜烂性胃炎是可以通过正确的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得到有效控制和改善的。治疗目标在于缓解症状、促进胃黏膜修复以及预防并发症。

1.病因去除:糜烂性胃炎常与感染幽门螺杆菌、不当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大量饮酒或压力过大有关。治疗时应针对病因进行干预,例如:

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者需接受规范的根除治疗,通常包括质子泵抑制剂联合两种抗生素。

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可能需要停药或者更换为对胃刺激较小的药物。

避免饮酒和减少精神压力。

2.药物治疗:糜烂性胃炎的治疗核心是保护胃黏膜和减少胃酸分泌,常见药物包括:

质子泵抑制剂,可显著降低胃酸分泌,减轻胃壁刺激。

H2受体拮抗剂,也能抑制胃酸分泌,但效果略低于质子泵抑制剂。

胃黏膜保护剂,如铋剂或硫糖铝,通过覆盖胃表面保护受损区域。

3.饮食调节:合理的饮食习惯对于糜烂性胃炎的恢复至关重要,包括:

少食多餐,每日进餐次数建议4-5次,避免暴饮暴食。

避免辛辣、油腻、过冷或过热的食物,这些会加重胃部负担。

多摄入温和、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

4.生活方式改变:戒烟限酒、减少夜间进食及规律作息可以帮助减轻胃黏膜损伤。避免长期熬夜、过劳等不良习惯。

5.随访检查:在治疗过程中定期复查胃镜,根据恢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疾病可能,如胃溃疡、胃癌等。

糜烂性胃炎在大部分情况下能够通过上述方法实现临床治愈或显著改善,但需要坚持治疗和调整生活习惯。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