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用什么药最好

2025-01-31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病情分析: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病因、症状和个体差异,一般以保护胃黏膜、抑制胃酸分泌以及根除幽门螺杆菌为主要目标。治疗药物通常包括质子泵抑制剂、黏膜保护剂和抗生素等。

1.若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

建议采用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标准三联疗法或四联疗法。三联疗法包含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或埃索美拉唑)和两种抗生素(如克拉霉素与阿莫西林)。四联疗法在此基础上增加铋剂(如果胶铋),疗程一般为10-14天。

根除成功率受到耐药性影响,治疗后需通过C13尿素呼气试验等方法确认是否彻底清除。

2.未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或已根除:

可选用质子泵抑制剂(如雷贝拉唑、泮托拉唑)来减少胃酸分泌,减轻糜烂部位的刺激。常用剂量为每天一次,疗程约4-8周。

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凝胶或复方甘草锌)有助于修复胃黏膜屏障,建议饭前服用。

如果胃酸反流症状明显,可联合使用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

3.对症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

消化不良症状较重时,可酌情使用促动力药物(如多潘立酮或莫沙必利)改善胃排空。

避免进食过热、过凉、辛辣、油腻的食物,并戒烟限酒。

饮食宜少量多餐,避免长时间空腹。

针对不同患者,治疗方案可能存在差异,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同时定期复查。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