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抗菌治疗:
痢疾的致病原因主要分为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细菌性痢疾通常由志贺菌引起,可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或头孢类抗生素,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阿米巴痢疾则需使用甲硝唑或替硝唑等抗阿米巴药物进行治疗。
2.补充水分与电解质:
痢疾容易导致腹泻,造成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轻度情况下可通过口服补液盐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严重脱水者需经静脉注射补液,防止因脱水引发休克或其他并发症。
3.调整饮食:
急性期宜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避免油腻、生冷、不洁的食品。食物需要彻底煮熟,避免加重胃肠负担。
4.观察并管理症状:
若患者伴随高热、剧烈腹痛或便血,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部分重症病例可能需要住院治疗以防并发症,如中毒性结肠炎或败血症。
5.日常护理与预防:
注意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饮用安全水源、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对有传染性的患者,应单独使用餐具,处理排泄物时务必做好消毒工作。
规范用药、充分补液以及科学护理是控制症状与恢复健康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