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胃肠道原因
(1)胃炎或胃食管反流病:胃黏膜受到刺激或胃酸反流至食管,可引发恶心和干呕。症状通常包括烧心、反酸和上腹不适。
(2)消化不良:饮食过饱或油腻食物摄入过多可能导致胃排空延迟,引发恶心感。
(3)幽门螺杆菌感染:这种细菌感染会引起胃部炎症,也可导致干呕表现。
2.呼吸道及其他器官因素
(1)鼻咽部刺激:慢性鼻炎、鼻窦炎或分泌物倒流到咽喉部会刺激咽部引发干呕反射。
(2)咽喉部病变:扁桃体炎或异物感会导致咽部敏感性增强,产生干呕。
(3)某些药物:部分药物(如抗生素、止痛药)可能引起胃肠道刺激和恶心反应。
3.神经系统及心理因素
(1)压力或焦虑:精神紧张可使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诱发恶心和干呕。
(2)中枢性呕吐:脑部疾病,如颅内压增高、偏头痛或神经系统损伤,也可能引起恶心和呕吐反射。
4.其他可能性
(1)妊娠早期:部分孕妇在怀孕初期由于激素水平波动容易出现干呕现象。
(2)饮酒过量或烟草使用:酒精及烟雾可直接刺激胃肠道和呼吸道黏膜,导致干呕。
(3)过度疲劳:身体过于疲惫时也可能影响自主神经调节功能,产生干呕。
针对干呕的处理,应尽量查明病因并对症治疗。如果疑似胃肠道疾病,可咨询医生进行胃镜检查或幽门螺杆菌检测;若为鼻咽部疾病,可根据需要接受耳鼻喉科评估;心理压力明显者可以尝试放松训练或心理疏导后调整状态。同时建议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规律作息,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