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生活条件的改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众的居住环境大幅度提高,特别是在城乡地区,干净的自来水普及率显著上升,居民使用清洁厕所的比例增加。这些措施降低了蛔虫卵通过污染的水源或土壤传播的可能性。
2.食物清洁意识的增强
过去人们对生食蔬菜、水果等的清洗重视程度较低,而现代卫生教育普及后,人们更倾向于使用流动水彻底清洗甚至加热处理食品,从而减少了摄入被污染蛔虫卵的风险。
3.药物应用的推广
医疗机构定期对儿童和高风险人群进行驱虫治疗,一些常用抗寄生虫药物如甲苯咪唑、阿苯达唑具有高效杀灭作用,帮助控制了疾病的传播。学校和社区健康管理普及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4.公共卫生设施的建设
政府主导的大规模改厕运动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有效切断了蛔虫的生命周期。蛔虫的卵通常需要排泄到土壤中并经历一段时间才能形成感染性幼虫,这一过程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被全面遏制。
5.医学科普的普及
关于寄生虫防治的知识已经渗透到教育体系中。例如,养成饭前便后洗手、杜绝随地大小便等行为习惯,进一步遏制了蛔虫病的传播。
虽然蛔虫病在许多国家已经基本消除,但仍需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食品清洁,防止其他寄生虫类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