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神经促进作用:针刺可以刺激外周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增加神经再生的可能性。通过选择特定的穴位,针刺能够激活大脑皮层和脊髓中相关区域,有助于改善神经传导功能。
2.肌肉张力调节:下肢瘫痪患者常伴有肌张力异常的问题。针刺可以通过调整神经反射弧和改善神经肌肉连接,显著降低过高的肌肉张力,提高肌肉的协调性和控制能力,从而提升运动功能。
3.血液循环改善:针刺能够促进局部和整体的血液循环,增强组织的氧供和代谢废物排出。这对于瘫痪肢体的营养供应和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4.炎症抑制及免疫调节:针刺可以通过调整免疫系统对抗炎症反应,从而减轻神经损伤后的炎症状态,保护神经细胞,加速康复过程。
尽管如此,针刺治疗的效果因个体差异而异,疗效受限于瘫痪的病因、严重程度及治疗时机等因素。应注意针刺治疗需由专业医师进行,以确保安全与效果最大化。在选择针刺作为辅助疗法时,需要结合其他康复手段,以获得更全面的恢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