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控制感染:
由细菌感染引起时,可使用抗生素滴眼液进行局部治疗,例如左氧氟沙星或妥布霉素滴眼液,每天3-4次,具体频率应依据病情严重程度调整。
若怀疑是病毒感染,则可选用抗病毒滴眼液,如更昔洛韦滴眼液,每日4-5次。
2.抑制炎症反应:
针对非感染性炎症,可使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比如氟米龙或地塞米松滴眼液,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长期使用导致青光眼或白内障风险增加。
在轻中度病例中,也可以选择非激素类的抗炎药物,如非甾体抗炎滴眼液。
3.润滑眼表:
使用人工泪液提高眼表湿润度,有助于缓解刺激症状并促进角膜修复。每日使用次数可根据症状调整,一般3-6次不等。
4.促进角膜愈合:
可以选择角膜营养药物,例如富血小板血浆眼用制剂或含维生素B12的滴眼液,有助于加快角膜伤口修复。
5.避免诱发因素:
如果是由睑缘炎、干眼症或其他眼科疾病引起,应同时治疗原发病。例如,用热敷和清洁眼睑边缘改善睑缘炎症状。
减少过敏原接触,如灰尘、花粉等,尤其对于伴有过敏性结膜炎的患者。
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随诊,动态评估疗效和调整方案。如果症状持续或恶化,应及时就医以排查其他可能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