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秀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1.入睡肌阵挛通常发生在入睡的初期阶段,即从清醒到浅睡眠过渡的过程中。这一现象较为普遍,约有60%至70%的人群在某个时刻经历过。
2.诱发因素之一是外部刺激,如噪音或光线变化。这些外部因素可能会在大脑尚未完全进入深度睡眠时,触发神经系统的反应,引发肌肉不自主抽动。
3.身体放松也可能引起入睡肌阵挛。在即将入睡的状态下,心率和呼吸逐渐减慢,肌肉开始放松,大脑可能会误读这种急剧的放松状态为“跌落”,从而触发一种保护性反应,使身体猛然抽动,以确保安全。
4.紧张、焦虑等心理因素也可能增加入睡肌阵挛的发生概率。情绪压力会影响神经系统的稳定性,使得入睡过程中更容易出现这种现象。
5.某些药物或咖啡因等刺激性物质的摄入,也可能干扰正常的睡眠模式,从而导致入睡肌阵挛的发生。
一般情况下,入睡肌阵挛并不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如果此现象频繁出现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应咨询医生以排除潜在的神经系统疾病。避免紧张情绪,减少咖啡因摄入,有助于降低入睡肌阵挛的发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