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科
1.选择合适的主材料
大米是最基础也是常用的原料。糯性较低的大米,如胚芽米,更容易消化。
小米因富含维生素B1,具有养胃作用,是常见的养胃食品。
燕麦、大麦等粗粮可以适量添加,但需要长时间煮至软烂以促进消化。
2.搭配温和的辅助材料
南瓜:南瓜富含膳食纤维和胡萝卜素,可以增强胃部黏膜保护。
山药:山药有助于滋补脾胃,质地细腻,非常适合加入粥中。
红枣或枸杞:红枣能补中益气,枸杞护肝明目,均可调味和增加营养。
牛奶:在粥煮得软烂后适量添加牛奶,不仅提升口感,也为身体提供优质蛋白质。
3.烹饪方法
浸泡:提前将谷物原料用清水浸泡30分钟至1小时,可以缩短煮制时间,使粥更加软烂。
火候控制:先用大火将水煮沸,再将食材放入锅中继续保持大火,待充分沸腾后转小火慢炖。
搅拌频率:每隔10-15分钟进行搅拌,防止谷物沉底粘锅,同时能够让粥更加稠滑。
烹饪时间:建议熬煮40分钟以上,确保所有食材完全软烂,可减少胃肠负担。
4.避免刺激性食材
避免加入辛辣或酸性的调味品,比如姜、辣椒、醋等,这些可能会刺激胃壁。
高油脂食材如动物油、肥肉等不宜加入,以免加重胃肠负担。
5.食用方式与温度
粥应在温热状态下食用,避免过烫或过凉,以保护胃部黏膜。
进食时细嚼慢咽,有利于消化吸收。
养胃粥适合缓解胃部不适、促进消化,但若胃部存在严重病变或持续不适,应及时就医,并根据医生建议调整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