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中西医结合男科
1.病因:单侧性隐睾的原因可能包括遗传因素、激素紊乱或机械阻碍。在胎儿发育过程中,睾丸应从腹腔降至阴囊,但由于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其未能完成这一过程。
2.流行病学:大约3-4%的足月新生儿和高达30%的早产儿出生时存在隐睾症状。大多数情况下,尤其是在足月新生儿中,隐睾会在出生后的头几个月内自行下降。
3.诊断和评估:体格检查是诊断的基础。医生会通过触诊来确认睾丸的位置。如果触不到睾丸,可能需要进行超声波或核磁共振成像来帮助定位。
4.治疗:如在6个月到1岁之间睾丸仍未下降,通常建议进行手术治疗,即睾丸固定术。这项手术可以将隐睾移至阴囊内并固定,以减少未来出现不孕或睾丸肿瘤风险。
5.预后和风险:如果在适当的年龄进行干预,预后通常较好。未处理的隐睾可能导致睾丸功能不全、增加睾丸癌风险以及潜在的不育问题。
单侧性隐睾需要尽早识别和评估,通过及时的医疗干预,可以有效降低相关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