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风湿免疫科
1.痛风是由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引起炎症反应而导致的,其主要特征包括剧烈疼痛、红肿、发热和功能障碍。约90%的病例首先会影响大脚趾,但脚踝也是常见发病部位之一。
2.急性痛风发作期间,患者通常会经历剧烈疼痛。疼痛强度与炎症程度相关,部分患者描述为“无法触碰”或“彻夜难眠”。研究显示,痛风发作时的疼痛评分常达到7分以上(满分10分)。
3.高尿酸水平通常是痛风的根本原因。一般来说,血液中尿酸浓度超过420μmol/L即可形成结晶,但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如果尿酸长期偏高,不仅容易诱发痛风,还可能损害肾脏、增加心血管风险。
4.忍受疼痛可能导致更严重的问题,包括关节持续损伤、活动受限以及生活质量下降。另外,频繁发作可转变为慢性痛风性关节炎,伴随更广泛的关节破坏和肾功能异常。
5.治疗痛风通常包括药物控制炎症(如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降低尿酸水平(如别嘌呤醇、非布司他)以及饮食调整(低嘌呤饮食)。痛风发作时,应避免含酒精饮品、高嘌呤食物,并多饮水促进尿酸排泄。
脚踝肿胀且尿酸高时,痛风发作的疼痛通常难以忍受,有必要尽快就医进行专业评估和治疗,以减少并发症风险和长期健康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