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波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科
1.作用机制:保骨针通常指的是双磷酸盐类药物,其主要作用是抑制破骨细胞的活动,从而减少骨吸收,帮助维持骨强度和降低骨相关事件的发生率。
2.使用频率:根据临床实践,双磷酸盐类药物可以每4周注射一次,这一频率已被证明能够有效减少骨痛、病理性骨折以及高钙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具体的频率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3.疗效评估:定期的医学检查,包括影像学检查及生化指标评估,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和调整相关治疗方案。
4.副作用管理:虽然双磷酸盐类药物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但偶尔可能出现下颚骨坏死、肾功能异常等副作用,因此需要在使用过程中密切监测。
定期注射保骨针是控制和管理肺鳞癌骨转移的一种有效方法,同时也应与其他治疗手段结合以优化整体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