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荣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乳腺外科
1.乳腺癌骨转移机制:乳腺癌细胞可以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扩散到骨骼,尤其是脊柱、骨盆等部位。当癌细胞在骨组织中生长时,会影响正常的骨细胞活动,导致骨吸收增加或新骨形成。
2.骨反应形式:骨转移可呈溶骨性或成骨性。溶骨性病变通常导致骨密度降低,而成骨性病变则导致局部骨密度增高。这两种表现可以单独存在或同时出现,视具体的病理生理过程而定。
3.成骨性转移的特点:当乳腺癌引起成骨性反应时,肿瘤细胞刺激成骨细胞活跃,导致骨质沉积增加,从而在影像学上表现为骨密度增高。这种情况在影像检查中有时被误认为是骨折愈合或者其他良性病变,因此需要结合临床病史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准确诊断。
4.临床意义:骨密度增高在乳腺癌患者中提示可能的骨转移,应进一步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影像学检查如MRI、PET-CT以及骨扫描等,以明确病灶的性质和范围。
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说,发现骨密度异常需要及时与医生沟通,进行仔细评估和必要的治疗,以有效管理疾病进展及可能引起的骨相关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