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生长发育期或厌奶期
六个月左右的宝宝可能处于“厌奶期”,这是婴幼儿常见的现象,与其生长发育特点有关。此阶段,宝宝对奶的需求可能暂时减少,注意力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
2.身体不适
牙齿萌出:这一时期可能伴随乳牙萌出,导致牙龈不适或疼痛,进而影响吮吸。
口腔疾病:口腔溃疡、鹅口疮等情况会使宝宝在吃奶时感到疼痛。
消化问题:如果存在胀气、便秘、腹泻等消化不适情况,也可能降低进食欲望。
感染性疾病:如感冒、喉咙炎症、中耳炎等,都会导致体力下降或喉部疼痛,影响正常进食。
3.母乳质量或奶粉问题
母乳味道改变:母亲的饮食、服药或生理变化(如月经恢复)可能导致乳汁味道发生改变。
奶粉不适应:如果是奶粉喂养,可能是宝宝对奶粉配方不耐受或改变了奶粉种类。
4.饮食结构调整
随着辅食添加的推进,有些宝宝可能更喜欢尝试新的食物,逐渐减少对奶的兴趣,但这种行为仍需确保每日摄入的奶量。
5.心理因素
过度强迫喂奶或喂奶环境嘈杂,可能让宝宝产生抵触情绪。如果最近有生活环境的变化(如搬家、换看护人等),也可能影响宝宝的进食行为。
6.喂养方式问题
奶嘴孔大小不合适或姿势不正确,可能让宝宝感到不舒服,进而抗拒吃奶。
针对上述原因,当发现宝宝有较长时间拒绝吃奶或伴随其他异常表现(如体重增长缓慢、频繁哭闹、高热等),建议及时咨询儿科医生,以排除潜在健康问题并获得专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