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琼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多基因作用:目前已发现数百种与肥胖相关的基因,其中最常被研究的是FTO基因。拥有特定变异的个体,其过度摄取高热量食物的倾向较高,肥胖风险上升约20%-30%。
2.能量代谢效率:某些遗传变异可能导致能量代谢效率较低,即使摄入相同数量的食物,也会产生较多脂肪储存。例如,有研究表明MC4R基因变异会影响饥饿感的调节,使人更容易摄入超标的热量。
3.饮食行为和偏好:部分遗传因素会影响对甜食或脂肪类食物的偏好,从而导致长期摄入高热量食物。这种倾向通过家庭环境和生活习惯可能进一步被强化。
4.胰岛素敏感性和脂肪分布:一些基因变异会影响胰岛素敏感性,导致血糖代谢紊乱,进而形成腹部脂肪堆积。这种脂肪分布类型与肥胖相关疾病如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更加密切。
5.环境与基因交互作用:虽然遗传因素重要,但环境在肥胖形成中起到关键作用。例如,同样携带肥胖相关基因的个体,如果处于低热量饮食和高运动量的环境,肥胖风险显著减弱。
肥胖的遗传倾向是复杂的,由多种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对于有家族肥胖史的个体,应注重健康饮食、规律运动以减轻遗传因素带来的潜在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