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静脉溶栓:
主要适用于缺血性卒中,即由血栓阻塞血管导致的脑卒中。
治疗窗口期较短,通常在发病后的4.5小时内进行。
使用药物(如阿替普酶)来溶解血栓,从而恢复脑部血液供应。
效果与时间密切相关,越早实施效果越好。
2.机械取栓:
适用于大血管闭塞引发的严重缺血性卒中。
通常在静脉溶栓不适用或效果不佳时考虑使用。
治疗窗口期更长,一般可以在发病后的6到24小时内进行。
通过介入手术方式直接移除血栓,效果明显且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静脉溶栓适用于早期发现并能够迅速处理的病例,而机械取栓则是针对静脉溶栓无法解决的较大血管闭塞问题。临床上需根据具体情况、患者病情以及发病至就诊的时间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保持对卒中症状的敏感和快速反应,对于及时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