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术前分期:
(1)临床评估:结合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症状,初步判断肿瘤可能的分期。
(2)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腹部和骨盆增强CT或MRI,用于评估肿瘤是否局限于肠壁、是否突破浆膜层,以及周围淋巴结和远处器官(如肝脏和肺部)的转移情况。
(3)内镜检查:通过结肠镜直接观察肿瘤,并进行活检以明确诊断。可使用超声内镜进一步评价肿瘤浸润深度。
(4)全身筛查:完成胸部影像检查(如胸部CT)和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测(如CEA),帮助排除远处转移。
2.术后分期:
(1)病理分期:依据手术切除后的标本进行详细分析,包括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及有无侵犯周边组织、淋巴结受累数量和有无远处转移。
(2)TNM分期:
T:表明原发肿瘤的浸润范围,例如仅限于黏膜层(T1),还是侵及周围组织(T4)。
N:反映区域淋巴结的受累情况,如未受累(N0)或多处淋巴结转移(N2)。
M:显示是否存在远处转移,如无远处转移(M0)或已有远处转移(M1)。
(3)辅助分级:根据TNM分期将结肠癌划分为I至IV期。I期表示早期,仅限于肠壁;IV期则提示晚期,有远处转移。
术前的影像学分期强调对肿瘤大体范围的预测,而术后分期更精确,依赖于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学分析,两者各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