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ST段压低:心肌缺血时常见的一个电生理改变是ST段压低。具体表现为ST段从基线向下偏移,通常超过0.5mm(1小格)即被认为是异常,需要临床重视。ST段压低可以在胸前导联(如V4-V6)中或肢体导联(如II、III和aVF)中观察到。
2.T波变化:T波倒置也是心肌缺血的一种表现。正常情况下,T波应与QRS波群的主波方向一致,但缺血时T波可能出现倒置。倒置的T波尤其在导联I、aVL、V5和V6比较有诊断价值。
3.U波增高:尽管较少见,但U波增高也可能与心肌缺血有关。此种改变在普通心电图解读中不常作为主要依据,但结合其他变化一起时可辅助诊断。
4.QT间期:心肌缺血可能导致QT间期延长,这种变化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分析。
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并不总是显而易见,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缺血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心电图仅是诊断心肌缺血的工具之一,还需要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其他检查手段,如冠状动脉造影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等,进行全面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