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常见原因
功能性消化不良:这是最常见的情况,约占20%-40%的患者。可能由于胃排空延迟或胃肠道敏感性增加导致。
胃食管反流病:此病主要因胃酸反流至食管引起的不适感,同时可能伴随胸骨后灼热感。
慢性胃炎:由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饮食习惯或药物等引发,腹痛多位于上腹部,可伴嗳气和饱胀感。
消化性溃疡:胃或十二指肠黏膜损伤可能导致周期性腹痛,进食后症状可缓解或加重。
胃肠气体过多综合征:可能由于吞气、碳酸饮料摄入或肠道菌群失调引起,嗳气显著。
胆囊疾病:胆囊炎或胆石症可引发右上腹痛和继发性胃肠症状。
2.需要注意的危险信号
持续性剧烈腹痛或夜间疼痛加重。
嗳气伴随呕血、黑便或明显体重下降。
腹痛范围扩大到全腹,或触摸腹部有压痛。
3.治疗方法
生活方式调整:
避免油腻食物、咖啡因和碳酸饮料摄入,少量多餐,每餐尽量细嚼慢咽。
药物治疗:
根据病因不同,可以考虑使用促进胃动力的药物(如莫沙必利)、抗酸剂(如铝镁加混悬液)或抑酸剂(如质子泵抑制剂)。
针对病因治疗:
如幽门螺杆菌感染需根除治疗,胆囊疾病可能需要手术干预。
心理干预:
压力和焦虑可能加剧胃肠道症状,通过心理咨询或放松训练改善精神状态。
若症状持续存在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接受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