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原因:
细菌感染:大多数尿路感染是由细菌引起的,最常见的是大肠杆菌。这种细菌通常生活在肠道内,但有时会通过尿道进入膀胱。
不良卫生习惯:如上厕所后擦拭方式不当(从后向前)容易将肠道细菌带入尿道。
尿液潴留:孩子有时可能因为玩耍或其他原因憋尿,导致尿液在膀胱内滞留时间过长,从而增加细菌繁殖的机会。
结构异常:一些先天性泌尿系统结构异常可能导致尿液流动不畅,增加感染风险。
2.症状:
排尿困难:包括排尿时疼痛、刺痛感或烧灼感。
尿频:频繁想要排尿,但每次尿量较少。
尿急:突然强烈的排尿欲望,难以控制。
尿液异常:尿液可能会变得浑浊,有异味,或者出现血尿的情况。
腹痛或腰痛:尤其是下腹部或腰部疼痛。
全身症状:有时还伴有发热、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3.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如教会孩子正确的擦拭方式,即从前向后擦拭,以防止细菌进入尿道。
勤换内裤:保持内衣干净,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内裤。
多喝水:促进尿液生成,帮助冲洗尿道中的细菌。
及时排尿:避免长时间憋尿,养成定时排尿的习惯。
增强免疫力:合理饮食,多吃水果蔬菜,保持适当的体育锻炼。
尿路感染虽然常见,但可以通过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行有效预防和管理。一旦发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确保获得准确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