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立即止血
压迫止血:用无菌纱布或止血带对出血部位进行直接压迫,暂时控制出血量。
外科止血:如出现难以控制的出血,可通过手术方式对破裂的血管进行电凝、缝合或结扎。
2.补充血容量
输液复苏:快速静脉输注晶体液(如生理盐水或乳酸林格液)和胶体液,维持循环系统的灌注压力。
输血治疗:根据失血量和患者全身情况,及时输入红细胞、血浆或血小板提高血氧携带能力和血液凝固功能。
3.纠正凝血功能障碍
针对可能的凝血障碍,通过补充新鲜冷冻血浆、纤维蛋白原或凝血因子浓缩物,改善血液的凝血能力。
如果怀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应尽快进行相关检测,并给予抗凝或血小板替代治疗。
4.评估和控制感染
由于骨肉瘤病灶周围组织可能存在感染风险,使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或治疗感染。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避免进一步污染伤口。
5.外科干预
根据肿瘤位置及具体情况,通过切除肿瘤、修复受损组织或截肢等手术手段彻底解决问题。
手术前后需与肿瘤专科医生、麻醉医师和重症医学团队密切合作。
6.支持疗法
对于大出血引起的休克状态,进行必要的升压药物使用、氧疗和监护管理。
全面评估患者的电解质平衡、酸碱状态以及多器官功能,提供综合性支持治疗。
骨肉瘤大出血是一种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必须迅速识别并采取多学科协作的处理措施。术后还需定期随访,以观察复发或转移的可能性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