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形成原因:
痔核:主要由于直肠下端和肛门周围的静脉压力增高造成血管扩张,并伴随结缔组织的增生。常见诱因包括久坐、便秘、妊娠等。
肿瘤:是体内细胞异常增殖所致,可以是良性的(如脂肪瘤)或恶性的(如癌症)。具体原因多样,包括基因突变、环境因素、感染等。
2.临床表现:
痔核:常表现为便血、疼痛、肿胀及肛门不适等,位置通常在肛门附近。
肿瘤:症状取决于其发生部位和性质。良性肿瘤一般生长缓慢且无痛,而恶性肿瘤可导致局部疼痛、出血、功能障碍及全身症状如体重下降、乏力等。
3.诊断方法:
痔核:通过肛门指检、肛门镜检查即可确诊。
肿瘤:需要结合影像学(如CT、MRI)、组织活检等手段进行诊断,以确定肿瘤的类型和性质。
4.治疗方式:
痔核:轻度可以通过药物、改善生活方式(如增加纤维摄入、避免久坐)缓解;严重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肿瘤:治疗方法取决于肿瘤的良恶性及分期。良性肿瘤有时无需处理或仅需手术切除;恶性肿瘤则可能需要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
痔核与肿瘤虽然在临床上可能表现有相似之处,但其本质和处理方式截然不同。对症状持久存在或明显变化的情况,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