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检查来诊断慢性肾损伤

2025-07-17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病情分析:慢性肾损伤的诊断需要通过一系列检查来评估肾功能的持续性下降。这通常涉及血液和尿液测试,以及影像学检查和病史分析。

1.血液检查:

血清肌酐水平:衡量肾脏的过滤能力。慢性肾损伤的标志是肌酐水平升高。

肾小球滤过率:通过公式计算得出,反映肾功能状态。当GFR低于60毫升/分钟/1.73平方米超过三个月,就可诊断为慢性肾损伤。

血红蛋白和电解质:评估贫血程度及电解质不平衡,这些都是慢性肾损伤的并发症。

2.尿液检查:

尿常规和尿微量白蛋白:可以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微量白蛋白尿是早期肾损伤的重要指标。

24小时尿蛋白定量:如果有大量蛋白尿,则提示中重度肾损伤。

3.影像学检查:

超声波:评估肾脏的大小和形态变化,如萎缩或囊肿形成。

CT或MRI:用于详细观察肾脏结构异常或寻找阻塞原因。

4.其他辅助检查:

肾活检:在某些情况下,通过取少量肾组织进行显微镜下检查以明确病因。

慢性肾损伤的诊断依赖于多种检测方法相结合,以确认肾功能的长期损害和潜在病因。早期发现和管理能够减缓疾病进展,降低并发症风险。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