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容容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妇科
1.抑制排卵:避孕药通过抑制脑垂体分泌促黄体生成素和促卵泡激素,进而阻止卵巢释放卵子。这一过程减少了自然荷尔蒙波动,从而稳定了激素水平。
2.调节内膜厚度:避孕药中的激素成分使子宫内膜保持较薄状态,这样即使在停药期间(通常是21天的服药后间隔7天),内膜也会因为缺乏支撑其增生的激素而脱落,引发类似月经的撤退性出血。
3.周期性出血:许多口服避孕药规定21天服用,然后停止7天,以此模拟自然月经周期。这种设计导致体内激素水平骤降,从而引发子宫内膜脱落,形成出血现象。虽然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月经,但与月经相似。
4.激素调控作用:某些妇女服用避孕药后即便在未到停药期也可能出现突破性出血,这是由于个体对合成激素的反应不同所致,通常随着时间推移身体适应后会好转。
避孕药通过这些机制调节女性体内激素水平,从而控制月经周期和出血情况。在服用避孕药期间出现的出血是药理作用的结果,并不代表生育能力或健康状况的异常。如有持续不正常出血,应咨询医生以确认是否需要调整药物或采取其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