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早期阶段(I期、部分II期)
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对局限于肠壁的病灶进行根治性切除。常规手术方式包括结肠段切除术及区域淋巴结清扫。
对于某些低风险的II期病例,可以不进行术后辅助治疗,仅随访观察。
2.中期阶段(部分II期和III期)
手术切除仍是主要治疗手段,同时需结合术后辅助化疗,以降低复发风险。
化疗以氟尿嘧啶类药物联合奥沙利铂为基础,通常疗程为6个月左右。
对存在高危因素(如T4期病变、淋巴结转移数目较多)的患者,辅助化疗更为关键。
3.晚期阶段(IV期)
晚期患者常伴有远处转移(如肝脏或肺部),治疗目标为延长生存期并改善生活质量。
采取综合治疗策略,包括全身化疗、靶向药物治疗以及姑息性手术处理。
靶向治疗药物如抗血管生成类药物贝伐单抗或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药物,可根据肿瘤特定基因突变状态(如KRAS、NRAS)选择应用。
对于孤立性、可切除的转移病灶,可以考虑手术联合局部消融治疗。
4.其他治疗措施
放疗在结肠癌中的应用较少,多用于症状缓解或局部控制。
免疫治疗近年来在某些特殊类型的结肠癌(如高度微卫星不稳定型)中显示出良好效果,可作为新兴治疗方向。
治疗过程中需要结合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肿瘤分子特征以及身体耐受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确保疗效与安全性平衡。定期随访和监测病情进展是管理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