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出汗原因:
退烧:感冒伴随发热时,体温下降过程中会通过出汗排热,这是常见的机制。
药物作用:部分药物如解热镇痛药可能引起血管扩张及出汗增多。
代谢增强:感染或炎症状态下,身体代谢水平升高,也会导致出汗。
2.处理方法:
保持清洁:及时更换汗湿的衣物和床单,避免湿冷环境加重不适或诱发其他感染。
补充水分:多饮温水,弥补出汗导致的液体丢失,防止脱水情况。
调整室温:保持卧室通风和适宜的温度,避免过热导致出汗增加。
观察症状:如果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如持续高热、头晕乏力、心率加快,应尽早就医检查。
3.警惕情况:
长时间大量出汗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应额外关注是否出现乏力、肌肉痉挛等并发症。
若出汗伴随寒战、呼吸急促、胸闷等,则需考虑其他疾病可能性,需立即咨询医生。
通过适当的护理和监测,大多数情况下症状会逐渐缓解,同时要注意病情的动态变化,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