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建海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营养科
1.观察症状
(1)低烧通常体温在37.3℃至38℃之间,需注意是否伴随其他症状,如呕吐、腹泻、皮疹或精神萎靡。
(2)记录低烧的发生频率、持续时间以及与进食的关联性,有助于判断病因。
2.考虑可能原因
(1)食物中毒:加工肉类如烤火腿肠可能存在储存或制作过程中被细菌污染的情况,例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此类感染通常伴有腹痛、腹泻、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2)食物过敏或不耐受:部分儿童对某些食品添加剂、防腐剂或香料敏感,可能引发轻微炎症反应,表现为低烧或皮肤问题。
(3)病毒或细菌感染:如近期存在接触外界病毒感染源的可能,低烧可能是感冒、扁桃体炎等疾病早期的表现,需排查上呼吸道感染或全身感染情况。
3.处理和管理
(1)及时补充水分:防止由于发热造成的体液流失,选择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如温开水、稀米汤等。
(2)避免再次食用可疑食品:在明确低烧原因前,暂停给予孩子含有人工添加剂的加工食品,同时观察症状变化。
(3)退热措施:若体温超过38.5℃并伴不适,可适量使用儿童退热药物,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但需严格按照剂量服用。
(4)尽快就医:如果低烧持续3天以上,或伴随明显胃肠道反应、嗜睡或精神状态异常,应立即带孩子前往医院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指标,必要时进行粪便培养或病毒筛查。
4.预防建议
(1)保证加工食品的来源可靠,避免给儿童长期食用高盐、高脂肪或含有防腐剂的食品。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尤其是餐饮器具的清洁和食品的保存。
(3)加强儿童免疫力,通过均衡饮食、规律作息和适当运动减少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