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摩擦或压迫:长时间背负重物、穿戴紧身衣物或枕头过硬等原因可能导致脖子后部皮肤局部血管受压,形成类似拔罐的圆形瘀斑。
2.自身淤血体质:有些人由于血液循环较差或微血管脆性增加,更容易在轻微刺激后出现瘀血斑。常见的原因包括缺乏维生素C、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或某些慢性病如糖尿病。
3.特殊皮肤病变:某些皮肤疾病,如接触性皮炎或荨麻疹,在受到物理刺激后也会表现为红色或紫色的圆形痕迹,类似拔罐的形状。
4.感染或炎症反应:局部感染、毛囊炎或软组织炎症可能诱发皮肤下方毛细血管破裂,从而出现类似瘀斑的痕迹。
5.瘀点性出血:如果伴随其他部位也出现类似现象,并且有乏力、牙龈出血等表现,可能提示全身性血液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凝血功能障碍。
如果该现象经常出现或伴随疼痛、肿胀等不适,应及时就医,明确是否存在潜在的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