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依据关键发育里程碑进行初步判断
个体在不同年龄段会达到一定的发育目标,例如:
新生儿期(0-28天):对声音和光有反应,出现非条件反射如抓握反射或觅食反射。
3个月:能注视移动物体,开始尝试抬头,微笑。
6个月:能够翻身并独自坐起片刻,开始发出单音节,如“ba”。
1岁:学会站立甚至迈步,开始理解简单指令,如挥手示意再见。
2岁:实现两到三个词的简单句表达,完成一些简单的动作模仿。
2.使用标准化发育量表
常用的神经心理发育评估工具包括以下几类:
丹佛发育筛查量表:用于评估0-6岁儿童的个人-社交、语言、大运动和精细运动四大领域。
贝利婴儿发展量表:重在分析婴幼儿的认知、语言和运动发育情况。
韦氏智力量表:常用于较大儿童和青少年的智力评估,包括语言理解、工作记忆和处理速度。
使用这些量表时,结果需结合个体背景,如家庭环境、教育水平和文化差异,避免单纯以数值判断异常。
3.全面的临床评估
在发现发育迟缓或异常时,需要进一步进行专业检查:
神经系统检查:评估肌张力、姿势和反射,以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可能性。
影像学检查:如头颅MRI,用于明确脑部器质性病变。
遗传及代谢检测:如染色体检查或新生儿代谢疾病筛查,用于排除相关遗传因素或代谢障碍。
心理评估:深入分析情绪调控、注意力、记忆力和社交适应能力等,更全面了解心理发展水平。
4.家庭和环境因素评价
长期慢性疾病、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史、家庭经济困难以及亲子陪伴不足等,都可能影响神经心理发育。评估时需详细了解相关背景,结合干预措施优化康复效果。
早期识别发育问题至关重要,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可以显著改善预后,降低长期影响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