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焦虑与睡眠的关系:科学研究表明,焦虑会影响大脑中神经递质的平衡,从而导致入睡困难、浅眠或夜间频繁醒来等问题。同时,长期睡眠不足会进一步加剧焦虑情绪。研究发现,慢性失眠人群患焦虑症的风险是普通人的2-3倍。
2.睡眠改善对焦虑的作用:充足而高质量的睡眠可以帮助大脑修复和调节情绪。深度睡眠阶段的神经活动有助于减少过度活跃的杏仁核反应,而杏仁核正是大脑中与焦虑密切相关的区域。一项研究显示,每晚保证7-9小时的睡眠能显著降低压力激素水平并增强应对焦虑的能力。
3.单纯改善睡眠的局限性:焦虑症不仅仅通过睡眠能够完全解决,它涉及大脑、心理及生理多方面的复杂机制。例如,遗传因素、应激事件以及认知模式都会影响焦虑的程度。仅靠改善睡眠可能无法彻底消除焦虑症状,还需要辅以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和必要时的药物治疗。
4.综合治疗的重要性:研究指出,针对焦虑症的最佳疗法通常包括睡眠管理、心理干预和健康生活方式的结合。例如,规律的运动可以促进体内褪黑素分泌,提高睡眠质量,同时也能缓解焦虑情绪。饮食上增加富含镁、维生素B的食物,也对神经系统健康有益。
保持良好的睡眠状态是治疗焦虑症的重要一环,但需结合其他方法共同改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以获得更持久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