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心理干预
接受专业心理咨询或认知行为治疗。研究表明,CBT对焦虑症的治疗有效率可达60%-80%。
学会自我放松方法,如冥想、深呼吸训练等,能够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帮助控制焦虑情绪。
通过记录日记或与亲密朋友沟通,表达内心感受,有助于释放心理压力。
2.生活方式调整
合理安排作息,保证每日7-8小时的睡眠时间,提高大脑功能,减轻焦虑程度。
坚持规律运动,每周至少进行3次3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活动,可提升内啡肽水平,改善情绪状态。
避免摄入过多咖啡因和尼古丁,这些物质会加重心悸、头晕等焦虑症状。
平衡饮食,多摄入富含B族维生素和镁元素的食物,如全谷物、绿色蔬菜,有助于神经系统稳定。
3.药物治疗
在症状严重且影响日常生活时,可以在精神科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焦虑药物,如苯二氮卓类药物、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药物治疗通常需要4-6周才显现效果,应严格遵医嘱服用,不可随意增加或停药。
同时应注意,药物治疗只是辅助手段,需配合心理和行为干预以获得最佳疗效。
4.环境支持
学校和家庭应给予更多关怀和理解,避免施加过多学业压力。
参与校园活动或志愿服务,增强社交能力,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网络,是改善焦虑情绪的重要途径。
焦虑症的恢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求个体积极配合相关措施,同时保持耐心和信心,坚持规范化治疗以达到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