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心理压力:长时间处于紧张、焦虑或担忧状态,会导致大脑皮层过度活跃,使得难以放松进入睡眠状态。压力激素如皮质醇水平升高,也会进一步干扰正常入睡。
2.不良的睡眠卫生习惯:在睡前接触强光(如手机、电脑屏幕)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而吸烟、饮酒或摄入含咖啡因的饮品也会刺激神经系统,延迟入睡。
3.生物钟紊乱:熬夜、倒时差等行为会破坏人体的昼夜节律,使得大脑无法按照自然规律释放促进睡眠的物质。
4.精神健康问题: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疾病常伴随失眠症状。这些问题会引发持续的负面思维,导致脑部活动过度。
5.内分泌因素: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其他内分泌紊乱可导致代谢率升高,表现为心跳加快、焦躁不安,从而影响睡眠。
6.神经递质不平衡:大脑中负责调控情绪和睡眠的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多巴胺)的异常水平变化,会直接影响入睡能力。
7.环境因素:过于嘈杂、温度不适宜或光线过亮的睡眠环境,也会加剧入睡困难。
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尝试以下措施改善: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建立放松的睡眠仪式,如泡热水澡或冥想;必要时咨询专业医生排查潜在的身体或心理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