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诊断工具和躁狂阳性的含义
评估躁狂症状通常使用的诊断工具包括临床医生面谈、心理量表(如躁狂筛查问卷)等。如果测评结果显示“阳性”,意味着测试指标超出了正常范围,提示被评估者可能存在躁狂倾向。
阳性结果并不等同于确诊。确诊需结合更全面的综合评估,包括病史记录、功能影响程度以及是否符合国际或国内诊断标准。
2.躁狂症状的主要表现
情绪方面:情绪高涨、自我感觉良好,甚至出现易激惹。
行为方面:话语增多、思维奔逸、注意力难以集中,有时会参与高风险行为。
生理方面:睡眠需求减少,但仍然表现出旺盛的精力。
持续时间:症状通常持续至少一周,并对社交、工作或生活产生显著负面影响。
3.可能的疾病背景
躁狂症状最常见于双相情感障碍Ⅰ型。
也可能伴随其他精神障碍,如物质滥用、某些神经系统疾病或甲状腺功能异常。
药物副作用或生理应激也可能引发类似躁狂表现。
躁狂阳性提示需进一步专业评估,不应自行推测或忽视症状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