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容容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妇科
1.正常分泌物:阴道分泌物属于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其主要成分为宫颈腺体分泌的黏液、阴道壁渗出的组织液以及部分脱落的细胞。这种分泌物通常呈透明或乳白色,无明显异味。如果液体量增加,多与排卵期、月经前后、怀孕或性兴奋等生理变化有关。
2.感染性疾病:
细菌性阴道病:由内源性菌群失衡引起,分泌物会呈灰白色,质地较稀,有鱼腥味。
真菌感染:如念珠菌感染(俗称霉菌性阴道炎),可导致分泌物增多,呈凝乳样或豆腐渣样,同时伴有外阴瘙痒。
滴虫性阴道炎:分泌物可能呈黄绿色泡沫状,并可能伴有瘙痒或灼烧感。
其他性传播感染:如淋病、衣原体感染可能引起分泌物异常,往往伴随尿痛或盆腔不适。
3.宫颈病变:
宫颈糜烂、宫颈息肉或宫颈癌早期可导致分泌物增多,分泌物颜色可能为黄色或带血。
4.异物滞留:如使用卫生棉条、避孕环等器械未及时取出,可能引起刺激或感染,导致分泌物带有异味或改变颜色。
5.妊娠相关因素:
早期破水:在怀孕晚期,如果分泌物呈透明液体状且持续流出,需警惕胎膜早破。
流产或先兆流产:妊娠期间若阴道流出液体且伴有腹痛或出血,应尽快就医。
6.内分泌紊乱: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严重营养不良,也可能间接引起阴道分泌物异常。
7.恶性肿瘤:生殖系统肿瘤,如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表现为液体流出,但通常伴随其他明显症状,如月经紊乱或体重下降。
首次发现液体流出异常时建议观察以下特征:液体的颜色、气味、量以及是否伴随腹痛、瘙痒或其他症状。如果情况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到医院妇科就诊,通过专业检查明确病因并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