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1.发病机制:脊髓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椎体后缘骨赘增生等因素压迫脊髓,引起神经功能障碍。此类病变多发生于40岁以上人群,约占颈椎病患者的20%。
2.治疗方法:对于轻度病例,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如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佩戴颈托等,每年有70%的患者能缓解症状。严重或进展性病例可能需要手术干预,通过椎管减压、椎间盘切除或融合术等方式来解除脊髓压迫,手术成功率可达80%以上。
3.预后与管理:大多数患者通过适当的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症状控制和功能改善。由于脊髓受损可能导致不可逆转的改变,部分患者可能仍会遗留一些神经症状。术后加强康复锻炼和定期随访,有助于维持长期健康状态。
脊髓型颈椎病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能够显著改善生活质量,但彻底治愈较为困难,尤其在出现神经功能损害时。